我爱美强惨

我与书的那些事儿

 

 我与书的那些事儿

       能微笑着面对每一天,并且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自己喜欢的事物,实在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人生不会总是忙忙碌碌、充满苍白的,总有一些我们所爱的事物能令我们欢欣鼓舞,就像午后通过落地窗氤氲进屋内的茶色的日光,温暖、醇厚。比如,书,就是我生活中永远无法拒绝的朋友,一个在我梦里轻轻牵起我的手,陪我走过高山和海洋,喜悦和哀伤,并且注定要永远走下去的朋友。

      小时候,书是我的梦幻,是一个孩子仰望属于她自己童年彩色阳光的窗口。不知多少个夜晚,每个孩子入睡之前,总是有书中的故事相伴的。在90年代出生在城市的我们,早早地被塞进了高楼大厦中,保护在了防盗门的后面,在这个城市中忙碌的父母在留给我们安全的同时也留给我们太多的寂寞。在这时,不知为何,我总会去翻那些已经翻过了千遍万遍的书,看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那些童话故事,总是会为一个孩子勾画出一个个美妙的世界,精彩的瞬间,告诉一个孩子,生活是美好的。让一个孩子,在寂寞中有更多的勇气去想象自己美好的未来,有更多的希望,去做一个个只属于孩子的,没有世俗烟尘的美好的梦。那梦,是过了童年这个驿站就再不会回来的啊。记不清多少个周六周日,小小的我站到书桌上,去够那高高书架上的书,然后就在躺在床上,在阳光里自由自在地在书中的世界遨游,常常因为贪恋书中的梦幻而忘了完成作业而被罚。但那又怎样呢?阴云只是暂时的,而孩子的梦幻,却是孩子童年中永恒的阳光。

      再大一些,有书做我的朋友,渐渐成了我的骄傲,因为我也开始拿起笔,学起写自己的文字。因为常常和书中的文字交流,所以我轻车熟路,在写作上也是一帆风顺。在那时,这对一个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值得荣耀的一件事啊,当时小小的虚荣心,是那么容易被满足。我是那么盼望着一节节作文讲读课,我总是能看到老师又一次读我的作文,同学们那种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眼神,总是能让我偷偷地乐。于是我愈加喜欢书,因为我隐隐地明白——尽管是出于一种幼稚的理由,书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梦幻,而且是一个人走向优秀的路途。而变得优秀,是一个不大的孩子所敢于遥望的目标,站在书这个朋友的肩膀上,我总是觉得,优秀,可以离我很近很近。

     后来,我和千千万万不得不走向竞争和选择的学子们一样,挤上了那条独木桥。我也渐渐明白,有了书,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不一定就有了走向成功的保票。我也渐渐明白,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要的事情要去选择忍痛割爱。于是,所爱的书,被塞进了抽屉的一隅,积起了回忆和想念的尘埃。渐渐地,对于书的钟情,也被忙碌的一日一日掩盖在心里的最柔软的地方。

     永远都忘记不了的是高三,我不小心走入了人生的低谷,面对着书山题海,奔跑着、追逐着,却发现自己和别人的距离越来越远。真真正正的沮丧和害怕从四面八方涌来,我已经没了童年的那种美梦和自信,有的只是面前匆匆的人影和散不去的迷雾。只是一种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迷茫。忘不了晚饭后的那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我来到校外的小书店做暂时的缓解。昏黄的灯光下,杂乱的人群中,我看到了印在一本书上的一句话:“人生没有所谓的幸与不幸,只有际遇的不同……人类的全部智慧都集中在这四个字上‘等待、希望’。”这只不过是《基督山伯爵》一书的介绍而已,我明白身处高三的我还无法去翻那两本上下册厚得如同砖头一样的大书。但这句话却着实点亮了我的心灯,温暖我走完高三的旅途,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有勇气不抗拒。

     那个晚上,路灯很亮,我突然明白,读书只是我以为的,被遗忘的事情。在残酷的竞争中,它悄悄躲了起来,在某一个我走不动想要放弃的夜晚,它总是恰到好处地伸出手,拉我走出低谷。我和书的交流,就如同一条小河,虽然有河水有干枯的旱季,但小河总是要向大海流去,永久不息……

     高考还是过去了,仿佛是冥冥中的安排,我进了文学院。我想我又有时间来翻那些书了。但是,大学的兴奋还没过去,我就又一次品尝到了烦恼。我开始明白,一个长大的人终归要为自己担当和负责,一个长大的人不能总是坐在那里等待那些温暖和庇护,一个长大的人不得不去面对自己人生自己走的孤独和残酷。而成长中的我也在适应大学艰深难懂课程的同时品尝着人生中的越长大越孤单的现实。渐渐地,我也知道也为我自己写一些文字,渐渐地,我也开始去看那些“难懂”的书。不知不觉中,忽然发现,其实每本好书背后都跳动着一颗燃烧的心,或喜悦,或悲伤,或激荡,或惆怅。书使我跨出那个青春迷茫的小世界,让我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旅行。就像一个疲惫的行者看到了大海,广阔翻腾,吞吐日月,足以昭示一个人的渺小,洗净一个人身上的迷茫和悲伤。

     渐渐地喜欢上图书馆,喜欢到二楼的索书处查到自己想看的书,拿着书的号码在如同一片森林的书架中穿梭,最终终于在某个转角处看到那本书了,它总是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早就知道我要来一样。接下来就是美好的旅行:《边城》带我走向美丽的湘西,在那里,景和人一样,都是美的。但美中也多了一些对理想世界是否可以存活这一问题的面对和忧郁;《傅雷家书》让我明白了父母对于儿女的教诲:学术上,尊重知识,不断求索;生活中,相互关爱,真情流露;《无梦楼随笔》让我明白孤独并不可怕,正因为有了孤独,生命才变得厚重。在孤独中“无数软弱者沉没了,只有坚强者才能泅过孤独的大海”,所以我知道,孤独,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情而已,人在孤独中也有所不同。《回答》让我看到了一代人清醒的头脑和大声喊出自己声音的勇气,“我—不—相—信”中对真理和人性的渴求和对时代的承担和忍受令人震撼。于是读书和写作在那时从自我走向了人生和世界,从享受走向了负责和担当。读书,往往也就成了对自我的一种升华。

      所以,就让我把书当作永恒的朋友吧,走遍千山万水,总是在此相逢。于是,我们促膝到朝阳升起,相谈到金乌坠地。牵住彼此的手只是为了不在繁杂的世界中走散。书总是照亮我没有星辰的夜晚,让旅途不再孤独。

     然而,在当今,更多的人总是忘记了书,尤其是纸制的书。匆匆的脚步,总是回响在灰色而沉重的城市中。浮躁的旅途,无尽的空虚,疲惫的固作坚强,麻木的强颜欢笑……总是在啮噬着那戴着面具的心灵。哪里去寻夏木浓荫处?其实,每个人以为的遗忘,都藏在某一本书里。只是浮躁的现实将这一切锁在了心里最最柔软的地方,就像那年高三一样。此时此刻,选择一本书,也许就找到了浮躁的出口。也许就找到了那种和失散多年的朋友再次相拥的感觉。

    我与书的那些事儿,就说到这里吧。但,和书的那种交流,就像是一支在大漠中唱响的歌,久久不息……

    书,生命中的喜悦。


评论
热度(1)